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监管上调宏观参数:便利企业跨境融资!

监管上调宏观参数:便利企业跨境融资

时间:2025-07-07 04:44:07 来源:以己度人网 作者:百科 阅读:960次

原标题:监管上调宏观参数:便利企业跨境融资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监管北京报道

近年来,上调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改革,宏观便利企业利用内外两个市场降低融资成本,参数解决企业“融资难、便利融资贵”问题,企业不断深化资本项目改革,跨境有效促进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融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监管

近日,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参数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便利目前,企业我国外债规模和结构合理,跨境外债风险总体可控,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在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的同时,也有助于境外资金流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吸引外资流入

根据央行的宏观审慎规则,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融资的风险加权余额不得超过上限。其中,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的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上调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将直接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的上限,进而放大企业和金融机构杠杆率。本次将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 意味着在“全口径外债”的融资模式下,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外债额度提高了25%。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2021年1月将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下调至1,降低企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

谈及此次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10月下半月以来,受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扩大等因素影响,稳汇率需求增加。此举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和现汇市场人民币贬值压力,另一方面进一步释放了稳汇率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的情况,8月底至今,央行已经陆续通过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使用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与上调外汇存款风险准备金率两项宏观审慎工具,并辅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引导市场预期,传递稳汇率信号。”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在研报中指出。

开源证券方面认为,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受国内基本面偏弱和出口走弱影响,虽然上调参数可以提高企业境外融资规模,但目前受欧美央行激进加息等因素影响,企业跨境融资成本高、意愿低,该参数对汇率的逆周期调节效果可能比较有限,稳增长依然是决定汇率企稳的关键。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也表示,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宏观监管口径给予企业融资更大的自由度,有助于境内机构,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但需要指出的是,跨境融资上限的提升不代表实际资本流入对等程度的增加,企业的实际融资量可能仍需结合市场需求、企业资质、行业监管等方面的因素。

“从历史经验看,调节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一般可以在1~2个季度后起到稳定外债资金流向的作用。预计本次上调参数,可能会在明年中美短期利差有所收窄之后逐步起到稳定外债头寸的作用。此次上调一方面有稳定当前汇率走势的信号作用,另一方面也可看作为明年中美利差收窄后人民币更快回升做的提前布局。”叶银丹补充道。

破解“融资难”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跨境融资中,境内外利差、汇率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王青指出,人民币汇率走势是企业进行跨境融资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汇市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汇率“测不准”现象更为突出,这将增加企业在从事跨境融资等业务时,权衡汇差和境内外利差、锁汇成本和汇率风险之间的难度。考虑到当前美元兑其他主要非美货币汇率普遍高于趋势水平20%以上,加之明年美联储有可能放缓乃至暂停加息,美元指数有可能趋势性下行,企业应压缩汇率风险敞口,控制汇率波动风险。

除了利差、汇率因素之外,境内外融资难易程度也是企业跨境融资中需考虑的因素。南洋商业银行相关人士撰文指出,当境内信贷规模或行业政策发生变化时,会对境内融资产生一定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如果企业境内融资受限,会有较强的境外融资意愿;而全球各地区的货币流动性差异,以及流动性背后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行业政策、风险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则会影响境外融资的难易程度。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跨境融资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要融资途径。与此同时,便利企业跨境融资的配套政策也逐步推出。

例如,202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深圳、北京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首批试点,以便利跨国企业集团跨境资金统筹使用。2022年5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通知》,决定进一步扩大试点,便利更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此外,提供多元服务满足企业跨境融资需求亦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着力点,包括推出“境外机构账户管理一体化”项目等举措,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便利其开展跨境投融资活动。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北京环球度假区位列飞猪双11景区类第一,近六成消费者来自京外
  • 北京银保监局:因疫情防控措施不力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问责
  • 日本知名企业三菱电机数据造假40年!涉事产品或流入核电站,“日本制造”招牌蒙灰……
  • 泽连斯基在基辅会见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
  • 拒了四五家企业,我还是没等到华为的Offer
  • 林郑月娥就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发表声明
  • 曝OPPO新机将搭载IMX789!一加曾花费亿元定制
  • 货车超高九公分不能享绿通优惠,监利北收费站:超限车需收费
推荐内容
  • 证监会: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应把握好“五个原则”
  • “劳动课”怎么上?“中国东方教育”力寻答案
  •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未来元宇宙主导权之战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38% 资源股领跌
  • 百融云-W11月22日耗资约807.48万港元回购110.1万股
  • 涉某信托公司?!2亿信托资金9年匿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