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榜眼”易主!二季度券商私募资管排名20强出炉,中银证券规模超越中金!

“榜眼”易主!二季度券商私募资管排名20强出炉,中银证券规模超越中金

时间:2025-07-05 22:20:49 来源:以己度人网 作者:时尚 阅读:695次

券商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最新排名出炉。榜眼

8月1日晚,易主银证越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披露了二季度券商私募资管月均规模前20强数据。季度金在整体规模较一季度有所下滑的券商强出券规情况下,国金、私募安信、资管财通等券商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逆势上涨;而在规模排名靠前的排名券商中,二季度大幅缩水超1500亿元,炉中其行业排名也由第二位下滑至第三位,模超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被反超。榜眼

中银证券摘取“榜眼”

国金、易主银证越中安信等机构逆势增长

据中基协披露,季度金二季度,券商强出券规券商私募资管月均规模前20家总规模合计5.66万亿元,私募较一季度减少超2300亿元,资管入围前20名的门槛也从一季度的779.48亿元降至754.65亿元。

二季度证券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前20

数据来源:中基协

注:季度月均规模指当季各月末证券公司私募资产管理规模的算术平均,不含证券公司管理的养老金。

从单家公司情况看,仍占据行业首位,其二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接近1.18万亿元,环比增长近百亿元;光证资管、两家机构二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也出现明显增长,分别达到3985.14亿元、3182.61亿元,环比分别增长390.89亿元、228.42亿元。

其他券商中,安信资管二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合计1043.38亿元,环比增长52.93亿元;财通资管二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合计1162.67亿元,环比增长83.01亿元;二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增幅更为明显,环比增长257.16亿元,规模合计1613.87亿元。

从二季度入围行业前20名的机构排名变动也可看出一些非头部机构在私募资管业务上的发力。首创证券二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为796.30亿元,行业排名19,也是二季度唯一一家新入围行业前20名的机构;五矿证券二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较一季度有所下滑,但仍然位列18。

剔除首创证券后,其余19家机构中有11家二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出现缩水,其中中金公司私募资管月均规模从一季度的7045.66亿元下滑至二季度的5470.43亿元,缩水规模高达1575.23亿元,这也使得其交出了行业第二名的“宝座”;而中银证券则凭借6551.91亿元的规模,取代中金公司位居第二位;光证资管、广发资管分居第四、五位。

三方面经验值得借鉴

包括私募资管业务在内,近年来各大券商纷纷在资管业务条线上发力。参考海外投行系资管机构差异化发展路径,有机构认为,券商资管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协同赋能,在泛资管竞争中也能占据重要一席。

认为,以高盛、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投行系资管走出了一条快速成长的差异化之路。就国内券商资管转型发展而言,有三方面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资管业务强化协同,共同做大客户基础。国内券商资管可发挥集团的机构客户基础、零售及高净值客群禀赋、优质资产整合能力,深化业务协同赋能,释放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是公私募共进,重视另类投资、资产配置与解决方案服务。国内券商资管应协同重视公私募业务,积极申请公募牌照,发力定制化的定向资管及类专户业务,产品上以FOF/MOM为券商资管主动化转型提供新的发力点;私募股权等另类投资产品满足客户分散风险增厚收益的配置需求。

三是国内券商资管应通过市场化薪酬激励、集团品牌赋能、平台化升级更好地吸引及留存核心人才,助力投研赋能与战略稳定,从而筑牢竞争壁垒。

广发证券表示,看好在机构客户资源、优质资产获取、市场化激励等维度具备优势的券商资管业务转型升级,其将为母公司拓宽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的业务贡献力量。

编辑:亚文辉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茅台葡萄酒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红酒供应商
  • 千亿国厚资产大举扩张后瘦身:质押长安保险获万向系10亿借款 再有12亿资金入账
  • 最壕90后,手握300亿,创造了140%的收益,成为最懂光伏的人
  • 半导体爆发领涨:相关ETF年内已跌超35% 百亿巨资却“越跌越买”
  • 美物科技2022财年H1总营收下降84.45% 净亏损扩大至553万美元
  • 比特币再度回跌 价格较去年最高点蒸发逾半
  • 普拉格能源盘前跌近6% Q1净亏损同比扩大
  • 法国与匈牙利领导人商讨能源安全问题 欧盟推进对俄石油制裁协议
推荐内容
  •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拟发行日元债券
  • 证监会副主席:稳增长防风险 保持资本市场稳健运行
  • 960元!科创板新股思特威询价现天价报价:交易出现操作失误?西部证券最新回应来了
  • 乘联会: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8.2万辆 同比增长78.4% 环比下降36.5%
  • 中国恒大:于8月30日接获联交所的额外复牌指引
  • 调研:超7成企业表示标明陪产假、育儿假增强人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