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滞涨风险加剧,欧元兑美元平价时代即将到来?!

滞涨风险加剧,欧元兑美元平价时代即将到来?

时间:2025-07-06 02:35:00 来源:以己度人网 作者:娱乐 阅读:478次

来源:金十数据

随着俄乌冲突和供应链危机加剧滞胀风险,滞涨外汇交易员的风险卖盘将继续打压欧元,或推动欧元近20年来首次与美元平价。加剧

MLIV Pulse的欧元最新调查显示,60%的兑美代即受访者认为,欧元兑美元最终将跌至平价。元平在400多名受访者中,滞涨只有一小部分人预计欧元兑美元之后将回升至1.15。风险上周五,加剧欧元兑美元汇率约为1.05,欧元接近2017年初以来的兑美代即最低水平。

然而,元平在包括经济学家和投资组合经理在内的滞涨受访者中,约有48%的风险人预计欧元兑美元将再次跌至0.95,这一预期明显比华尔街投行的加剧更为悲观。

MLIV读者的担忧突显出欧洲央行在政策决策上的头痛之处,该央行试图在不扼杀经济活力的情况下为急剧上升的物价降温,40%的受访者对欧元区经济衰退的担忧超过对通胀的担忧,同样比例的受访者则担心出现滞胀。

欧盟将在与俄罗斯的僵局中“同归于尽”?

由于欧元区临近俄乌战区,且依赖跨境贸易,欧洲处于全球对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担忧的中心。欧元区经济第一季度仅增长0.2%,意大利经济萎缩,法国经济增速持平,西班牙经济扩张放缓。该地区工厂产量和新订单大幅下降,商业信心正在消散。

随着欧盟与俄罗斯在天然气支付问题上的争执日益激烈,受访者对哪一方将遭受更大损失缺乏共识。51%的人说,俄罗斯会承受更严重的后果,49%的人认为欧洲才是最大的输家。

当被问及应对今年潜在经济衰退的最佳交易方式是什么时,最受欢迎的答案是做空欧元,其次是通过投资股票或大宗商品扩大能源敞口,接下来是做多债券和现金,然后是做多黄金和美元。

CEO杰米·戴蒙在5月4日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

“如果乌克兰局势恶化,我认为欧洲将陷入衰退。这可能需要几个季度的时间,但我认为最终会这样。”

彭博社跟踪的经济学家将202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4.2%下调至2.8%。然而,在俄罗斯停止向波兰和保加利亚输送天然气后,经济衰退的风险进一步上升。随着物价上涨,欧洲的企业和消费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专业人士:欧元仍有看涨的理由

银行CEO弗雷德里克•乌达(Frederic Oudea)5月6日表示,就像俄乌冲突的结果一样,欧元区的经济前景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乌达说:

“但在我们的经济学家的核心预期情景中,(欧元区)更可能实现GDP软着陆,而不是衰退。”

专业预测人士对欧元兑美元汇率的预测中值是在年底前升至1.12,彭博社调查的银行中目前没有一家预测欧元兑美元将达到平价。荷兰银行在3月份曾短暂提出过这种观点,不过几周后上调了预期利率。此前也曾警告说,若总统候选人勒庞(Marine Le Pen)在法国大选中获胜,就可能会推动法国货币与美元平价。最终马克龙成功连选,也让欧元多头也松了一口气。

花旗集团策略师最近推荐3个月期欧元兑美元平价看跌期权,而期权市场暗示未来六个月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约为35%。

欧元走软的部分原因是美元走强,但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淡化了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美元可能开始出现超买的迹象。与此同时,货币对冲成本的变动可能很快会使日本投资者持有德国国债而非美国国债,从而支撑欧元。

因此,尽管美国的利率溢价有扩大的风险,但外汇汇率取决于预期。欧元今年仍有看涨的理由:美国收紧货币政策最终将不足以进一步提振美元,而欧洲央行可能最早在7月就开始加息。与此同时,杠杆基金正在削减看跌头寸。所有这些都可能支撑欧元。

如果这一看涨路线图成为现实,那么20%的受访者的观点或将得到证实。他们认为,欧元兑美元首先将达到平价(而不是1.1),然后反弹至1.15(而不是进一步下跌)。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宣昌能:系统性风险防范需要更多配套制度和措施同向发力
  • 因违反商户管理、清算管理、机构管理规定 腾付通被罚67万元
  • 蹊跷!成分股不涨,基金却暴涨,能赚钱?
  • 杭州市税务局公布一起自然人纳税人未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案件
  • 裁员潮还在继续!谷歌酝酿减员万人 美股科技巨头全军覆没
  •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3例,均为社会面筛查人员,涉及三区
  • 阿里巴巴美股盘前大涨逾4%,此前一度跌5%
  • 工信部召开2022年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电视电话会议
推荐内容
  • 央行、银保监会再提加快落实保交楼
  • 大庆油田还大吗?
  • 泽连斯基签署制裁普京的总统令
  • 重磅!国常会稳经济部署释放政策效应,资本市场力推四方面措施落地生效
  • 同方全球人寿股权生变 中方股东拟出清全部股权还债
  • 特斯拉上海工厂复工后累积下线整车超4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