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总量要够 结构要准 货币政策将念好精准有力“四字诀”!

总量要够 结构要准 货币政策将念好精准有力“四字诀”

时间:2025-07-06 03:54:59 来源:以己度人网 作者:时尚 阅读:990次

“总量要够”“结构要准”“着力支持扩大内需”……进入2023年,四字诀人民银行陆续释放货币政策施策的总量政策准新信号。专家预计,够结构准2023年降准、货币好精降息仍有空间,将念总量与结构性工具将协同发力,四字诀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总量政策准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够结构准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货币好精支持房地产市场、将念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四字诀推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总量政策准

敢用劲力度够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离不开金融的够结构准有力支持,“稳健的货币好精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这一施策方向在当下更为明确。“货币政策力度要够,将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

“有力”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工具箱将开得更大。

流动性供应将更具“温度”。2022年12月,人民银行为促进流动性平稳跨年开展了大额、高频流动性投放,在充分满足金融机构资金需求的同时,也缓解了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整的担忧。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央行流动性投放将继续保持精准、灵活、高效、科学,保障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效能不降。

降准、降息在保持普惠的同时将突出“精度”。不少机构预计,2023年降准降息的概率依旧存在,而针对房地产领域的“定向降息”将持续推进。研究院认为,稳增长、稳就业是当前实施货币政策的首要考量,人民银行或于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或延续非对称下调态势,以更好促进中长期信贷增长和房地产市场企稳修复。

此外,货币政策有力的很重要体现是信贷投放有力。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重点基建项目、小微民营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在央行最新发布的2022年12月金融数据中,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不俗,新增12110亿元,为历年同期最高。

“有了建行的雪中送炭,我们的资金压力缓解了,现在计划扩大产能,安装昭通第一条米线生产流水线。”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萍米线厂法定代表人苏文萍成功申请支用建行贷款后说道。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萍米线厂是昭通一家老字号的米线生产商,受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建行云南昭通环南支行立即着手为客户解决困难,通过“商户云贷”,并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客户授信100万元,彻底缓解米线厂融资压力,有效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专家认为,2023年,货币调控将做好“数量+价格”“总量+结构”“流动性+信贷”几种加法,政策力度会继续强化,组合效应将充分释放,有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巧用劲工具活

加大向民营企业的倾斜力度、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加大对特定领域的信贷和债券融资支持,提升货币政策精准度,或成为2023年货币政策调控的一大看点和亮点。

在工具运用上,让人期待的不只是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扮演货币政策“精准”发力的重要载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鹏飞表示,“精准”表明货币政策将发挥其结构性引导作用,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流向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对于如何更好运用金融“活水”支持民营经济,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近日的采访中给出了答案。他表示,货币政策将加大向民营企业的倾斜力度,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加大对服务行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和保险保障力度。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更多金融资源。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近期嘉实京东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成功获批,代表着首个大型平台企业“绿灯”投资案例落地,向市场释放出政策层面支持平台经济的鲜明信号。关于平台企业,郭树清强调,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鼓励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从金融“16条”措施出台,到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延期扩容,到房地产股权融资松绑,再到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近一段时间,纾困和支持房地产的政策接二连三,从供需两侧释放出更加积极的政策信号。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认为,2023年还会有更多举措研究出台,以进一步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除有效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政策‘工具箱’在放宽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比例、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方面还有较大空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善用劲效果好

“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纲举目张做好工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这一背景下,支持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成为2023年实施货币政策的重点任务。

郭树清说,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来。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此前,人民银行明确,2023年将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功能,有力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金融如何支持扩大国内需求?

郭树清指出,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分析,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将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稳定居民就业、提高收入水平,这需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并推出配套的社会政策;二是针对重点消费领域,围绕重点客户需求,在新市民服务、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方面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

进一步看,在稳定和扩大消费方面,专家分析,金融部门将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落实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推进保交楼专项借款尽快全面落到项目,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加快项目建设和交付。努力改善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状况,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业界期待,2023年,货币政策念好精准有力这个“四字诀”,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防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欧洲央行管委Nagel:不应该因担忧经济衰退而推迟加息
  • 报告: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列可持续发展力综合排名前三甲
  • 每日优鲜迟来的年报:负债高达33亿,员工仅剩55人
  • 四度暂停后,比亚迪宣布终止半导体IPO申请
  • 合并德邦后,京东承诺缴齐员工五险一金
  • 孙正义被币圈30岁小伙“割韭菜”,或将血本无归!软银套现阿里2700亿元自救
  • 舜宇光学科技附属公司起诉5家公司侵犯知识产权
  • 个人养老金启航!30年后能靠它养老吗?
推荐内容
  • 期货大咖聊大宗:生猪价格春节前或将维持震荡上行格局
  • 黄其森结束配合调查即将回归,泰禾股价涨停
  • 2021年我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
  • 连花清瘟石家庄断货?多家药店回应,以岭药业称生产销售正常
  • 宣昌能: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中之重
  • 高盛Q3大举买入标普500ETF 增持苹果等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