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建造获得新进展。人造太阳
11月22日,全球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最大制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核心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部件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完成
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首件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人造太阳
增强热负荷第一壁是全球ITER的核心部件,被喻为ITER的最大制造“防火墙”,它直接面对芯部一亿度高温等离子体,核心涉及聚变堆建设的部件关键技术。
核聚变被认为是完成人类的终极能源。人类当前对聚变反应的首件控制,主要是人造太阳依靠一种环形容器,通过约束电磁波驱动,创造氘、氚实现聚变的环境和超高温,实现受控核聚变,这种装置被称为托卡马克(Tokamak)。
因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可控核聚变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
ITER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核聚变项目,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联合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方共同参与建造。
中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2008年,中国全面开展ITER计划工作,承担了其中约10%的研发制造任务。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接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全尺寸原型件研制。在成功批量制备增强热负荷手指部件后,该公司与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完成部件的焊接装配。
中核集团称,中国团队领先国际完成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的首件制造,再次为ITER关键部件的研发取得实质性工程突破。
中国也在研制自己的新一代“人造太阳”。
10月20日,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热点)
- ·潘功胜: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
- ·福建出台21条措施发展预制菜产业
- ·从明星业务到被降本,亚马逊Alexa和其它硬件业务今年将亏损100亿美元
- ·超越2纳米?日本芯片目标被批“空中楼阁”,前景“摇摇欲坠”
- ·深圳信诚等独立代销机构频遭“解约” 基金销售行业洗牌加剧
- ·深圳:明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凭48小时核酸!北上深防疫政策密集调整…
- ·出行注意!北京两机场:进航站楼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资产配置因人而异 盛丰衍:这波债券下跌给投资者上了两堂课
- ·央行:8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较上月下降10BP
- ·扎克伯格把自己也裁掉了?Meta发言人否认小扎计划明年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