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营收大增5.8倍,欣旺达动力电池何时摆脱亏损难题?!

营收大增5.8倍,欣旺达动力电池何时摆脱亏损难题?

时间:2025-07-06 06:22:28 来源:以己度人网 作者:综合 阅读:668次

作者:李泓霖 责编:黄宇

4月12日晚,营收欣旺达(300207.SZ)发布2021年年报。大增动力电池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59亿元,倍欣摆脱同比增长25.82%;实现归母净利润9.16亿元,旺达同比增长14.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8亿元,亏损同比增长101.72%。难题

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类业务发展趋势较好,营收销售规模提升,大增动力电池销售回款增加,倍欣摆脱带动经营活动产生的旺达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569.50%;动力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大增584.67%,但多家子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

消费锂电营收稳增,难题自产电芯占比提升

得益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四年来首次恢复增长态势,营收2021年公司手机数码类业务实现收入207.95亿元,大增动力电池同比增长26.77%,倍欣摆脱占总营收的55.66%。

笔记本方面,在远程教育、居家办公等消费需求的带动下,公司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2021年实现收入54.19亿元,同比增长30.57%,占总营收的14.51%,较上年增加0.53个百分点,未来3-5年有望继续成为公司消费类电池领域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当前,消费锂电整体保持稳定增长。GGII预测,2023年,全球消费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约 95GWh,2018-2023年复合增速约为7%。其中,软包电池是主流趋势。根据汽车动力电池研究机构,2012-2020年,软包电池在全球消费锂电池出货量占比从23.93%逐渐上升至55.83%。

欣旺达消费类产品一直是软包电池,目前已打入OV、Moto、、、、传音等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中。

公司在推动消费类锂电池业务的同时,也积极布局消费类电芯。年报显示,公司对智能穿戴TWS耳机和充电盒、10Ah超大容量手机等消费产品的电芯进行研发。

同时,锂威(欣旺达全资子公司)迅速放量,电芯自供率逐年提升。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2018-2021年上半年,公司消费电芯自供率分别为9.52%、14.38%、21.30%、27.39%。2021年,锂威实现净利润7.35亿元,同比增长79.71%。

动力电池业务仍亏损

2021年动力电池实现收入29.33亿元,同比增长584.67%;营收占比为7.85%,较去年增加6.41个百分点。

此前在2022年2、3月,欣旺达先后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获得19家企业高达24.3亿元的增资,并拟在珠海投资建设“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暂定)”,项目计划总投入约120亿元。欣旺达发展动力电池业务的决心可见一斑。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3月,欣旺达以0.35GWh的装车量居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第9位,市场占比仅1.62%,但较2021年的1.3%有所提升。

但是,从动力电池子公司的盈利状态来看,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南京市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欣旺达惠州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2021年分别亏损3.04亿、4.44亿、3.12亿元。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亏损的原因应和上游原材料涨价有关,虽然原料涨价已传导至车企,但存在一定的滞后。公司已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布局锂电池上游原材料,2021年12月,公司发布公告称,与川恒股份、瓮安县人民政府已签订《瓮安县“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0亿元。

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已相继获得东风柳汽菱智CM5EV、东风E70、吉利PMA平台、上汽ZS12平台等多家车企车型项目的定点函。目前已建立合作关系的车企包括、、易捷特、吉利、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等。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波兰正式决定向德国要求二战赔款 金额为1.32万亿美元
  • 又一家外资私募成功备案,总数量增至42家
  • 风力发电不足 德国能源危机加剧
  • 上交所:暂免收取部分债券交易经手费
  • 基金行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踔厉奋发启新程 勇毅前行向未来
  • 中行调整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主席及成员
  • 外媒:美堕胎权裁定让“民众的怒火烧遍了本已分裂的美国”
  • 快讯:三大指数震荡走低创指跌超2% 机器人概念表现活跃
推荐内容
  • *ST星星两年虚增近50亿营收,仍连续亏损,监管出手!重整后投建百万辆电动车产能
  • 清华EE产业周|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如何拥抱未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常态化充实完善政策储备工具箱 将根据情况适时及时出台
  • 全球遏制通胀预期抬升 机构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拐点显现
  • 个人数字碳账本走进国际视野,消费端减排驶入快车道
  • 张磊:科技创新是ESG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