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十年新增3000余条航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北京报道
6月10日上午,国民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航年航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在会上介绍了十八大以来交通领域发展的新增整体情况,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则从四个方面对民航发展作了补充。余条董志毅表示,国民这十年民航发展迅速,航年航线服务水平提质增效,新增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余条民航的国民战略支撑作用凸显。
据董志毅介绍,航年航线这十年来,新增民航新建、余条迁建运输机场共82个,国民机场总数达到250个,航年航线新增航线3000余条,新增航线总数达到了5581条,我国的旅客运输量已经连续18年稳居全球前两位。2019年,民航运输的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都超过了2012年的两倍,货邮运输量为2012年的1.3倍,航空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
民航服务水平也有明显提升。航班正常率较2012年提升了13.17个百分点,连续4年超过了80%。推行“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推广通程航班服务,特别是激活三四线城市潜在的市场需求潜力,中西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行业的比例从2012年的36.5%增长到了2021年的45.2%。在脱贫地区新建运输机场47个,航空服务对脱贫地区的人口覆盖率达到了83.6%,比2012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
十年来,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占比提升了18个百分点,达到33.1%。围绕服务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大力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四大机场群已初具雏形。全国已基本建成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10大国际航空枢纽,29个区域枢纽等组成的现代化机场体系。同时,我国已与1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开通国际航线895条。在正常情况下,国内航空公司经营国际定期航班通航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同时,着力推进国际航空物流的发展,目前每周完成国际货运航班约5000班,通达全球52个国家的123个城市,这有力保障了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同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已与10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同时与64个国家保持定期的客货运通航,航班总量占我国国际航班总量的60%以上。
此外,民航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我国在全国规划建设了近80个临空经济区,其中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17个,民航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日益凸显。通航业务保持了快速增长,业态不断丰富,年均飞行小时增速为12.5%,通航机场达到339个,通用航空器3045架,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约83万架,年飞行小时达到了千万小时的量级。“应该说,通航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董志毅道。
(责任编辑:焦点)
- ·服贸观止|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北京东城区金融业2021年实现增加值946.9亿元
- ·拿下Byredo后,Puig集团如何布局中国香水市场?
- ·最新!中国银行发布重要公告,速看……
- ·快讯:科创次新股持续活跃 莱特光电、禾川科技20CM涨停
- ·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
- ·巴西洪水已造成至少106人死亡,五个月来第四场洪灾
- ·日本一季度企业资本支出上升3% 制造业引领增长
- ·原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董事陈耀明被通报: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违规多占公有住房等
- ·大摩:予国泰航空增持评级 目标价10.7港元
- ·委托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企业,重庆银行被罚2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