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2022财经年度盘点:新旧“面孔”更迭不断“小而美”基金收益更可观!

2022财经年度盘点:新旧“面孔”更迭不断“小而美”基金收益更可观

时间:2025-07-06 07:47:30 来源:以己度人网 作者:百科 阅读:295次

2022财经年度盘点系列报道之四|新旧“面孔”更迭不断“小而美”基金收益更可观

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全媒体记者 舒元臻 

2023年新周伊始,面孔便有数十只新基金启动发行,财经冲刺2023年的年度“开门红”。在2022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的盘点行情下,基金市场整体表现算不得太好,新旧全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更迭基金多为规模较小的基金产品,370余只基金清盘,不断但同时新发基金也超过1540只,美基合计发行规模近15000亿元。金收

“小而美”基金收益可观

记者梳理发现,益更2022年全年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7%,可观跑赢、面孔深证成指、财经创业板指等,年度其中超360只获得正收益。盘点其中,收益率最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为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混合,年度收益率为48.56%,该基金是一只成立于2017年3月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此外,其管理的万家新利灵活配置混合2022年收益率达43.65%排在第2位;与此同时,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万家精选混合A、英大国企改革主题股票等2022年收益率分别为35.6%、35.5%、31.5%。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在过去的2022年里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基金多为规模较小的基金产品,管理规模多低于10亿元,基金持有人户数多保持在千户左右。

记者注意到,或由于震荡行情的缘故,375只基金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清盘,告别了资本市场舞台,其中去年11月、12月清盘基金更是分别达55只、58只。

新发基金超过1540只

虽然有不少基金离开投资者视野,但2022年新发基金数量也比较客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新发基金超过1540只,其中混合基金502只、债券基金459只、指数基金307只,发行数量居前;若从募集规模来看,债券基金7194亿元、指数基金4301亿元、混合基金2786亿元,分别居于前三位。记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内成立666只发起式基金,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2%,创下新高。公开资料显示,发起式基金是指由基金管理人及其股东和高管、基金经理等作为基金发起人,承诺认购一定份额并持有一定期限的基金。

细心的投资者不难发现,虽然以往的情况发行数量上都是混合基金、债券基金颇具优势,但2022年在发行规模上债券基金、指数基金更胜一筹,合计募集规模占全年总募集规模近七成,成为2022年度发行市场募资的主要来源。而随着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落地,养老目标FOF基金成为2022年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120余家基金公司中,新发基金数量居前的分别是华夏基金(56只)、汇添富基金(47只)、嘉实基金(47只)、招商基金(47只)、富国基金(46只),新发基金规模居前的分别为汇添富基金(678亿元)、广发基金(605亿元)、招商基金(578亿元)等。

有进有出,离职创新高 

市场的波动背后,往往也伴随着人员的流动加剧。有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基金公司、资管机构新聘基金经理总人数687人,离职基金经理人数为325人,超过2021年离职人数323人,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再创新高。这其中,有来自规模超万亿的头部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也有来自规模不足千亿中型基金公司的职场新人。

基金经理离职后主要去哪了?“很多有着丰富投研经验的公募基金经理会选择自己创设或加盟私募基金。”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在私募基金所受到的约束更少,能更好实现自我价值。“目前我国基金规模仍在扩大,公募REITs、FOF、指数型产品等创新产品的出炉吸引了不少人才加入这个行业,截至2022年底公募基金经理人数已经约有3260人。”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中国外运11月22日斥资约244.72万港元回购108万股
  • 周杰伦为什么需要快手?快手负责人:可帮艺人制造热点话题,提升影响力
  • 甘肃天水麦积区发现1例阳性人员 活动轨迹公布
  • 苹果再次被控垄断:Apple Pay存在排他性,禁止竞争对手创建自家支付服务
  • 建设银行:已完成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准备 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准备工作
  • 俄外长:泽连斯基是个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演员,变脸很快
  • 欧元区7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 美国高通胀:劳动阶层生活水平下降
推荐内容
  •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当天 同程旅行“看球房”预定暴增超30倍
  • EIA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汽油库存大增,美油短线重挫1美元
  • 退市!览海医疗股价跌超94%,预计上半年业绩大幅亏损
  • 《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发布:2011-2020年我国县域数量减少125个 县域GDP增长至39.2万亿元
  • 国常会再提“降准”:为什么,何时降,降多少?
  • 经济日报:品牌助推城市进阶